特斯拉近日遭遇的困境颇为棘手。

特斯拉独领风骚,券商分析师辣手剖析

毕竟,涉事者是一位资深赛车手,难道我们还能说林志颖先生也不懂得驾车,需要接受培训吗?

关于事故的视频,情形颇为异常,这里就不予以展示了,有兴趣的网友随意搜索便能找到。

近期,特斯拉成为舆论焦点,围绕其发生的新闻不止一件。

上月,海通国际的分析师对一辆比亚迪汽车进行了拆解。

中信证券见状,也不甘落后,紧急拆解了一台特斯拉Model3,并发布了一篇题为《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引发投资圈热议。

然而,在不少专业投资机构眼中,中信此举如同小丑般滑稽,一群金融从业者跨界涉足工程师领域,显得极不专业。

有人质疑,他们拆解零件有何意义?既非造车也非修车,拆解再多,难道能分析出车祸原因?这种做法,无异于让研究餐饮行业的人去学习抽油烟机维修,荒谬至极。

但事实恰恰相反。

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师正是将研究报告玩得炉火纯青。正因为不懂,才要拆解。拆解的目的,并非为了专业人士,而是为了吸引眼球。

以下是对研究报告的新视角解读:

诚意满满,为了探究新能源行业的秘密,不惜重金拆解特斯拉,详细解读整车的核心模块,这难道不是充满诚意吗?即使是在推销,也是用心良苦的推销。

研究报告的本质,不过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理解金融,二是掌握行业动态,三是提供一些内幕消息,透露一下市场动向。

如果以上都没有,至少也要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引起读者的共鸣。

产品分析虽然关键,但在金融游戏中,它只是一个载体,并非分析师的全部工作。

要想了解产品,查阅几份专业测评报告即可,为何金融分析师要拆车呢?

他们真的懂零件吗?

看看中信那份研究报告便知,94页报告中,拆车内容占据了80页,堆砌了大量专业术语,看似高深,实则缺乏实质内容。

其他14页,不过是市场陈词滥调的重复,毫无新意。

其他有料的研究报告,会深入工厂、采访高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比之下,与高管轻松交流,或许比拆车更有价值。

六个首席分析师聚在一起,拆解一辆车,背诵一遍专业名词,然后告诉读者买入所有相关公司。

这样的研究报告,或许不如编写一部汽车人大战葫芦娃的科幻小说来得有趣。

然而,正如我一开始所说,他们已经将研究报告玩明白了。

这个看似愚蠢的行为,实际上非常聪明。

原因很简单:如今研究报告泛滥,但真正能吸引眼球的研究报告却寥寥无几。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80家券商发布了41292份研究报告,涉及1864家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天产出459篇卖方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市场已经陷入混乱。

成千上万的分析师,每天用各种专业术语呼吁买入,但真正被关注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

如果没有观众,研究报告就无人问津,那么分析师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因此,研究报告不得不变成一种行为艺术,甚至走向网红化:

即使离谱,只要有观众就好。

美女分析师已经司空见惯,工厂矿场的直播也层出不穷,为了吸引观众,不得不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拆车,就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举动。

Model3价值30万,即使二手也价值20万,但为了炒作,拆了也无妨。

一篇高成本、引人注目的研究报告,胜过一百篇低成本、无人问津的专业报告。

研究报告不再追求专业性和新观点,反正发出去也没人看,写得再专业、再新颖又有何用?

追求流量才是关键。

即使观点平凡,只要有观众,就是成功。

即使研究报告引来骂声,只要有几位大佬记住,就是胜利。

即使被视为丑角,也有许多人梦寐以求。

研究报告的本质,已经被彻底颠覆。

是的,我这份研究报告纯粹是为了炒作。

涨跌与我无关,同行又有几人能准确预测市场?

他们如果有这能力,还会做分析师吗?

我的观点可能肤浅,但至少我比同行更敢于尝试。

市场上大部分研究报告都是空洞无物,我至少尝试了一种新的游泳方式。

我至少拆过一辆车,为了撰写这份报告,我请教了真正懂车的专家,也深入了解了电动车。

有多少分析师毕业后从未踏足企业,从未参与过产品开发,从未经营过一天公司?

与他们相比,我至少有资格自夸。

我并不担心市场专业投资者的看法。

他们不投资我,我为何要在意?

只要符合大众对专家的期待,就足够了。

至于普通投资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投资是否盈利,并不重要。

我的研究报告有人关注,我吸引了客户,相关数据飙升,我走红了,我的待遇提升了,我成功了,这就够了。

你嘲笑我的研究报告,别人却在笑你为房贷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