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

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2023-04-19

0419每日热点新闻盘点

内容概览

热点追踪

体检查出的“结节”,是否一定会发展为癌症?

体检查出的“结节”,是否一定会发展为癌症?

高层动态

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冠与流感等大流行风险病原体多肽疫苗的研制”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冠与流感等大流行风险病原体多肽疫苗的研制”

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疾控动态

天津市疾控中心对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

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开展督导调研

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开展督导调研

科研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米军课题组揭示了乳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米军课题组揭示了乳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Theranostics: 镥-177治疗衰老的潜在作用

Theranostics: 镥-177治疗衰老的潜在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张福建团队揭示了肾损伤后严重急性肾损伤后肾近端小管的再生/修复新靶点

南方医科大学张福建团队揭示了肾损伤后严重急性肾损伤后肾近端小管的再生/修复新靶点

台湾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者指出褪黑素通过增加Pax7的表达改善肌肉损伤和分化

台湾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者指出褪黑素通过增加Pax7的表达改善肌肉损伤和分化

澳门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90减轻小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澳门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热休克蛋白90减轻小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Nature:开发出迄今为最快速的钙离子指示剂,用于神经元成像

Nature:开发出迄今为最快速的钙离子指示剂,用于神经元成像

舆情信息

7月1日起,这些品种将列入麻醉和精神药品目录

7月1日起,这些品种将列入麻醉和精神药品目录

相对生存率提高 监测系统覆盖全国——我国持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

相对生存率提高 监测系统覆盖全国——我国持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

“为最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江苏通州居家养老观察

“为最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江苏通州居家养老观察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今年目标超9000亿元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今年目标超9000亿元

广西崇左——“预青专干”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西崇左——“预青专干”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内地医护人员抵港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

内地医护人员抵港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

4个简易拉筋动作 改善职场久坐不适

4个简易拉筋动作 改善职场久坐不适

新冠病例激增 印度医疗系统拉响“红色警报”

新冠病例激增 印度医疗系统拉响“红色警报”

核污水排海导致福岛产品“风评被害”?日本政府:不得压价或拒绝销售

核污水排海导致福岛产品“风评被害”?日本政府:不得压价或拒绝销售

法国最新研究:新冠疫情加剧各地人口寿命不平等

法国最新研究:新冠疫情加剧各地人口寿命不平等

有些春菜自带“毒”,吃前记住这个步骤

有些春菜自带“毒”,吃前记住这个步骤

与孩子交流太难?试试这两个沟通技巧

与孩子交流太难?试试这两个沟通技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赵铠——69年,致力于生物制品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赵铠——69年,致力于生物制品研究

新冠新毒株蔓延29国,或将诱发红眼病!这次该囤眼药水了?

新冠新毒株蔓延29国,或将诱发红眼病!这次该囤眼药水了?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热点追踪

体检查出的“结节”,一定会发展为癌症吗?

体检查出的“结节”,一定会发展为癌症吗?

2023-04-19 新华网

正值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相关话题成为关注焦点。近些年,不少人在体检中被查出“结节”,一些人还为此提心吊胆,担心有癌变风险。到底什么是结节?结节一定会发展为癌症吗?如何防治结节?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结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山西太原市民白先生最近做了一次体检,体检报告显示甲状腺有结节。“一下就懵了,不知道结节是个啥。”白先生找周围人问了一圈,有人说结节没大事儿,十个人里八个有结节,也有人说结节一不小心就是癌,得赶快做手术切了。“好几天心里都不踏实,准备去医院挂号问一问。”

近年来,像白先生这样查出有结节的人不少。近日,美年健康集团发布了其2022年度体检大数据蓝皮书,其中显示,肺结节检出率达54%、甲状腺结节检出率47%、女性乳腺结节检出率为31.5%。爱康集团一份关于武汉市体检人群的健康报告显示,从2019版到2023版报告,乳腺结节的检出率增加了12.77%。

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了解到,体检报告上的“结节”并不是疾病名称,而是一种影像学的描述性术语,仅仅代表通过影像检查在身体上看到了“小团块”,而组织增生、炎症、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是造成“小团块”的原因,近年来结节的检出率确实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一现象存在多方面原因。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一些人形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晚睡晚起、暴饮暴食、运动不足、睡眠不好等,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使得一些结节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齐立强说。

大众体检意识增强也是结节检出率提升的重要原因。齐立强说,过去人们大多有了明显症状才去就医,现在随着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体检和癌症早筛,也就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在早期被发现。

此外,检出率提升也与检测水平提高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胸外科主任廉建红说,近年来CT、B超等检测仪器的精密度日渐提高,医生的经验也不断增长,使得更小的结节也能被检出。

结节一定会发展为癌症吗?

很多人体检发现结节后,会联想到癌症,那么结节一定会发展为癌症吗?多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只有极少数结节会被确诊为癌症,绝大多数时候都无需过于忧虑。一种说法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结节和癌症之间的距离,就像是小学生考虑“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这么远。

记者了解到,包括肾、肝脏、卵巢、子宫在内的各个器官都有可能会发现结节,但实际检查中,有三大结节最为常见,分别是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头颈外科主任李德志说,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B超检查下来可能有20%-30%的人会检出大大小小的甲状腺结节,而在这些检出结节的人群中,最终确诊为癌的概率可能在2%-4%,“如果刚开始确诊是良性结节,最后变成恶性的概率是极低的,一般都不用太担心。”

齐立强表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2020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约42万例,而乳腺结节的检出无法实现完全的统计,但实际来看检出结节的患者最后确诊为癌的比例非常小,可能100个人里有1个或者不到1个。“虽然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但是发病率仍然只有十万分之几十,总体上概率并不高,不需要过于恐慌。”

廉建红表示,随着检查精度的提升,越来越多肺结节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都是比较早期的,没有必要特别紧张,一般在8毫米以下的结节都以随访观察为主,如果大小或者成分有变化再做处理。“现在门诊上,我劝病人不做手术的时间比劝病人做手术的时间还多,其实从结节发展到癌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不必要谈结节色变。”

结节不可怕 正确预防和治疗是关键

近年来,因其多发性、年轻化,结节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榜,很多人关注到情绪对结节的影响,一些网友留言调侃:“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结节无人替。”

记者了解到,对于结节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很多结节和恶性肿瘤的发生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激素水平、饮食、生活习惯等。多位专家都谈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疾病十分重要。“生活规律、注重睡眠、科学饮食、戒烟戒酒、多多锻炼,让身体和心理都维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廉建红说。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潜在疾病,便于尽早采取措施。专家们建议,45岁以上成年人应当每年做一次肺部CT检查,最好是薄层CT扫描;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每两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普通人群最好每年检查一次甲状腺。

结节和肿瘤的治疗应当交给专业人士。李德志等专家表示,一旦体检查出结节,应当首先找一位专业的医生,让医生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应当如何处理,“该观察的观察,该手术的手术”,在专业指导下开展相应治疗。

高层动态

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2023-04-18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4月18日,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守正创新、踔厉前行中实现新发展。

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卫生健康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紧紧围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之基,聚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引导,有力有效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厚植行业精神沃土和文化底蕴,切实守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贴近群众做好健康科普宣教,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打造健康国际传播闪亮名片,讲好中国卫生健康故事,为建成健康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冠与流感等大流行风险病原体多肽疫苗的研制”

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3-04-1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3月21日,由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牵头,谭文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冠与流感等大流行风险病原体多肽疫苗的研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二处王敏副处长、病毒病所王世文副所长和科技处朱娜副处长出席会议。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和王新泉教授,厦门大学张军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奇慧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明昭教授参会指导。课题科研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王世文副所长致辞,对与会领导和各课题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朱娜副处长介绍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要求。王敏副处长表示,要重视生物安全和人遗数据安全管理,按考核指标完成任务。实施方案汇报环节,项目首席谭文杰研究员介绍了研究内容、整体部署、课题任务分工等内容。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方案合理。

本次会议为项目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会议实现了预期目标。

疾控动态

天津市疾控中心对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

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开展督导调研

2023-04-18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确保天津市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贯彻落实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天津市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0年)》(津卫疾控〔2021〕620号)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病毒性肝炎科于2023年2月23日完成16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4家丙肝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后,近日与各区疾控中心联合又对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天津市津南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天津市静海区医院、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等14家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名单截至2023年4月15日)进行现场调研。

调研组针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的开展现状,尤其是丙型肝炎的检测、诊断、报告、转介、治疗、随访及丙肝防治信息系统使用等全流程项目工作管理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调研。调研以现场查阅文件资料、抽查核对病例、不同部门座谈等形式开展,通过调研发现在消除工作时遇到的困难建议、工作亮点,以及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等。

调研发现,由于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综合影响,全国及天津市相关工作及完成指标均受到一定影响,但多数定点医疗机构克服困难仍努力推进工作,包括制定了适合本医疗机构的消除丙肝制度,组织分工明确,多部门联合推动丙肝消除工作,如His系统嵌入丙肝抗体阳性提示及电子转介等模式,以提高HCV RNA检测确诊及转介治疗率;同时主动开展对院内接诊医生进行丙肝全流程管理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职责和工作流程培训等。经过综合推进,统计发现2023年第一季度丙肝消除工作相关指标较2022年完成率提高了近4倍。

消除丙型肝炎危害工作作为国家及天津市新开展和重点工作,此次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定点医疗机构丙肝消除工作进展、经验与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