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息:货币持有者通过出借资金,从借款人处获得的超出原本金的部分收益。

2. 官方利率: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规定的,所有银行必须遵循的利率标准。

3. 期货市场:交易双方在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进行交割的交易场所。

银行专业人士核心知识汇编

4. 商业银行:以吸收公众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为顾客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机构。

5. 信用放款:银行依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如品德、财务状况、未来收益预期及偿债历史,无需抵押担保的一种贷款形式。

6. 保险市场:保险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统称。

7. 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特定合同责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8.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剩,超出市场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9.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整或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或措施。

10.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证券,以改变存款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11. 保险的四大特征为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和科学性。

12. 货币需求的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具备获取或持有货币的能力,以及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资产。

13. 我国总需求膨胀的四个因素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导致通货膨胀。

14. 中央银行通过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匹配,以实现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1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主要有四种: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和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6.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三大类内容。

17. 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两大类。

18. 货币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9. 商业信用是企业间因商品交易产生的赊销和赊购行为。

20. 国际信用涉及跨国借贷关系和信贷活动。

21.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功能。

22.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向价值转移。

23.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包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调节生产和消费、调整宏观经济。

24.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财富的分配方式,也是借贷资本的成本。

25. 利息率的表达方式包括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称为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

26. 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

27. 商业银行的功能涵盖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28. 银行业务主要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29. 结算业务是存款业务的衍生,包括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两个方面。

30.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一种补偿机制;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