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世界里,基金经理无疑扮演着核心角色,其能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本文将从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基金经理的业绩曲线,来定量衡量其投资管理水平。

构建基金经理业绩曲线的挑战

相较于基金公司的等权业绩指数,为基金经理打造等权业绩曲线更具挑战性,主要难点包括:

定量评估基金经理历史业绩的方法探究

- 基金经理跳槽现象普遍,业绩归属需调整;

- 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只基金时,业绩归属问题复杂。

基金经理业绩归属的细分

对于多位基金经理共管的基金,可细分为三种情况:单独管理、主要管理和共同管理。例如,基金经理周应波在2015-11-03至2021-12-16期间单独管理某基金,而2021-12-17之后,周蔚文成为主要管理者,罗佳明和刘伟伟共同管理。

基金经理的唯一标识问题

基金经理重名现象导致不能单纯依靠姓名来合并业绩数据,需构建唯一标识。

业绩曲线构建规则

- 汇总基金经理管理过的所有基金列表;

- 筛选单独管理和主要管理的基金产品;

- 仅考虑主动权益性基金和契约开放式基金;

- 基金规模需大于1亿;

- 忽略转型前的基金业绩。

以中泰资管的姜诚为例,分析其等权业绩曲线,结果显示其管理的基金业绩走势一致性较好,但2015-2016年整体业绩不佳。

业绩评价与市场对比

姜诚的业绩曲线显示,其相对于主动股基有超额收益,但收益并不稳定,整体表现优于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

单一基金业绩分析

姜诚管理的单个基金业绩表现各异,有的基金业绩时间较短,有的则未显著跑赢主动股基。

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业绩曲线对比

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在近5年和近3年业绩均表现突出,显示其强大的投资能力。

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基金经理业绩归属和基金分类上存在一定缺陷,且等权业绩曲线假设每日再平衡操作,与实际投资情况不符。

总结

基金经理等权业绩曲线可作为初步筛选工具,但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具体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