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热点新闻汇编
结核病防控为何如此艰难?中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耐药问题和缺乏有效疫苗是主要原因。此外,结核病起病缓慢,不易早期发现,且易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费用高昂,平均约16万元,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国家已采取措施减轻患者负担,如将耐药结核病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降低药品价格等。沈洪兵强调,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知晓率,倡导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对终结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介绍了《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目标、重点任务等。重点任务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分工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意见》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促进体系整合,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意见》要求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上下结合”、“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意见》提出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意见》提出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体系治理能力和水平,《意见》提出要加强联动改革,深化筹资机制、编制人事薪酬和综合监管改革,发挥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为确保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意见》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因地制宜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点任务分工,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落地。
北京防痨协会临床分会积极参与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进一步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发挥专业机构和防治人员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健康促进水平,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3月2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北京防痨协会主办,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协办的“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北京市主题活动”在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举行。北京防痨协会临床分会委派秘书长、常委、委员数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及义诊活动,为前来咨询的居民解答结核病相关的疑问,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发放宣传品。另外北京防痨协会临床分会还组织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由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等发起的“第四届324线上大义诊活动”,组织结核病专家为因各种原因导致就医困难的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通过全国结核病互联网诊疗平台(百医通平台),实现医务人员和患者“医患无间”密切沟通,开展免费咨询和诊疗服务。今后,北京防痨协会临床分会将继续配合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好结核病防治的健康促进,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结核病防治的氛围,努力实现终结结核的目标!
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古生物教研室教授孙柏年与博士研究生韩磊、宁夏地质博物馆与西北大学等,利用Micro-CT技术对来自我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类化石材料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研究确认了这些侏罗纪化石的被子植物属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命》(Life)上。这些化石来自我国西北的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地。研究人员将这些化石命名为美丽青甘宁果序(Qingganninginfructus formosa)。该化石此前曾被认为是裸子植物,被命名为美丽镰鳞果。此次科研团队通过对三维保存的被子植物化石标本进行Micro-CT研究,观察到保存在果实内部具双层珠被的倒生胚珠,这正是判断其被子植物属性的关键特征。上述发现确认了被子植物在侏罗纪的真实存在,并表明了当时在中国西北地区被子植物广泛分布并达到了一定的繁盛程度。这是目前西北地区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该化石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积极开展本草考古 开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要用好本草考古这把钥匙,让中医药历史活起来,从而解答中医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要科学问题,阐释人类医药文化的发展与进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辟新的路径。黄璐琦介绍,中国特色的传统药物学在古代称为本草,因此中国的药物考古又称为本草考古。本草考古就是应用现代考古理论与方法,以考古出土的药物及其相关遗存为对象,探索人类与药物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发展和利用药物的历史和规律,重建中医药文化遗存的时空框架,理清中医药发展历史脉络。我国对药物遗存的鉴定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2015年,在黄璐琦带领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开始开展本草考古研究,2018年,又将科技考古引入中医药研究,在《科学通报》提出“本草考古”新领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袁媛表示,团队前期在本草考古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性研究,也有很多突破性发现。例如,灵芝的起源研究将人类使用灵芝的时间从秦汉时期提前到距今6800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地黄炮制品研究,将我国米蒸法应用历史提前至公元前59年。团队还因发现迄今最早中药辅料炮制品,获2019年全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种质与产区是道地药材的核心要素。道地药材的种质或产区发生变迁,将影响临床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彭华胜介绍,会上启动了“道地药材源流的本草考古研究”项目,该项目共设立4个课题,拟通过系统调查我国考古出土的本土药材文物、外来药材文物及宫廷药材文物,基本摸清我国药材文物现状,复原药材文物的时空信息;通过建立古代道地药材种质溯源技术体系,完成前胡、大黄、白芍、巴戟天4种代表性道地药材的种质溯源研究;通过建立古代道地药材产区溯源技术体系,完成10种清代道地药材的产区溯源研究,为道地药材正本清源提供考古学依据。
软体机器人迈向绿色 可生物降解人造肌肉问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奥地利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联合团队以软体机器人的可持续性为重点,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明胶、油和生物塑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相关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可生物降解技术的潜力,在使用寿命到期时,这些人造肌肉可被丢弃在市政堆肥箱中,6个月之内就会完全生物降解。研究人员表示,加速发展的软体机器人领域迫切需要可持续材料,特别是对于一次性应用,例如医疗手术、搜救任务和危险物质处理等。未来的机器人不会在产品寿命结束时堆积在垃圾填埋场,而是成为植物生长的堆肥。研究团队此次建造了一种名为HASEL的电动人造肌肉。HASEL像是充满油的塑料袋,部分被一对电极覆盖,通过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让其收缩,就像真正的肌肉一样。HASEL变形的关键要求是构成塑料袋和油的材料都是电绝缘体,可承受带电电极产生的高电应力。研究表明,由一种特定材料组合制成的HASEL甚至能够在数千伏电压下承受10万次驱动循环,而不会出现电气故障或性能损失的迹象。团队称,这种新材料系统出色性能的展示,意味着可生物降解材料将被视为构建机器人的可行选择,更有望激励其他材料科学家创造具有优化电气性能的新材料。该研究是朝着软体机器人技术范式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绿色技术的日益普及,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建造人造肌肉将为未来机器人技术铺平道路。
英媒:1/5英国人有“厌音症”。据英国《卫报》22日报道,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近20%的英国人患有“厌音症”,即对某些声音感到讨厌、排斥,听到这种声音就想抵制或逃避,甚至会产生愤怒、无助、恐慌等负面情绪。该研究举例称,有人对别人咳嗽、擤鼻子、清嗓子或者嚼口香糖的声音感觉不适,但要是自己亲近喜欢的人发出这种声音而自己感到不适,又会觉得是自己不对。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有18.4%的人受“厌音症”困扰,但只有2.3%的人认为自己患有“厌音症”,而只有13.6%的人听说过“厌音症”。上述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近出版的PLOS One期刊上。“厌音症”一词此前也被译为“恐音症”,但从词源来说,这个词的正确表述应为“厌音症”,即“讨厌”而非“恐惧”声音。此外,根据“厌音症”的表现,也有人将其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
“甜品脑袋”真与大脑偏好有关 高脂高糖食物易“上瘾”原因揭示。巧克力棒、薯片和薯条……为什么人们在超市里一看到这些就“走不动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新陈代谢研究所与美国耶鲁大学一项合作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会改变人们的大脑:如果人们经常吃这些食物,哪怕只是吃得很少,大脑也能“学会”在未来准确地让人们再次摄入这些食物。相关研究22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不健康、会让人发胖的食物?这种偏好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的?研究人员解释说,人们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倾向,主要是大脑会学习这种偏好。为验证这一假设,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给一组志愿者每天吃一小块高脂肪高糖含量的布丁,为期8周;另一组吃的布丁则含有相同数量的卡路里,但脂肪较少。研究人员在试验开始前,以及8周后对志愿者的大脑活动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8周后,食用高脂高糖布丁的那组人中,其大脑对高脂高糖食物的反应大大增强。这尤其激活了多巴胺能系统——大脑中负责动机和奖励的区域。对大脑活动的测量表明,当人们摄入薯片和可乐后,大脑会重新建立连接,下意识地学会偏爱这些食物。大脑的这些变化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更喜欢含有大量脂肪和糖的食物。在研究期间,相比第二组志愿者,第一组志愿者没有增加更多的体重,他们的血液指标,如血糖或胆固醇,也没有变化。然而研究人员认为,在试验结束后,第一组志愿者对含糖食物的偏好将持续下去。
“新生儿基因组”计划拟对10万名婴儿测序 将筛查约200种罕见遗传疾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报道,英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对10万名新生儿的基因组进行测序,绘制婴儿完整的遗传指令集。这将成为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有望对儿童医学产生深远影响。耗资1.05亿英镑的“新生儿基因组”计划由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英格兰基因组”主导,将筛查约200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英国目前常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采用足跟血检测,可检测9种罕见病,包括镰状细胞病和囊性纤维化等,但有些疾病无法通过这一方法检测出来,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该疾病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生长,每1500—2000名英国婴儿中就有一人罹患这一疾病。这种疾病由甲状腺缺失或发育不足所导致,可用廉价的常规药物甲状腺素激素治疗,但如果治疗没有在“出生后6个月内”开始,一些神经发育后果就无法预防或逆转。“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将检测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团队称,除了检测罕见病症,“新生儿基因组”计划也有望缩短患者出现症状与最终被诊断出遗传疾病之间的时间。加速诊断过程并尽快治疗,可阻止许多严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其他国家也在开展类似的测序计划。如澳大利亚为其基因组计划投资超过5亿澳元;“所有美国人”项目将历时5年,对100万美国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阿联酋也在创建本国的参考基因组,以调查各种遗传疾病对该地区不同人群的影响。
细胞疗法+生物电子疗法动物实验显示——“生物融合”装置有助恢复瘫痪肢体功能。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植入物。在对实验鼠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该生物融合装置改善了其大脑和瘫痪肢体之间的连接。虽然在将其用于人类之前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测试,但对于截肢者、失去肢体或肢体功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进展。研究论文22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该装置结合了柔性电子装置和人体干细胞,即人体可重新编程的主细胞,以更好地整合神经和驱动肢体功能。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将活的人体细胞与生物电子材料相结合,他们创造了一个系统,能以更自然、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