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深度解析:破解评级行业困境需探究根源
国内信用评级行业近期成为舆论焦点,问题集中在债券市场评级竞争激烈、等级虚高和区分度不足等方面。这些现象导致融资市场辨识依据丧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可能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效率和系统性风险。我国债券市场存量巨大,如何定位评级行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关键议题。
一、国内信用评级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评级行业发展二十余年,曾受市场环境限制,发展缓慢。但随着金融产品多样化,评级行业快速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信用级别泡沫化,级别虚高现象加剧。
(二)信用级别区分度不足,难以有效识别和判断风险。
(三)外部级别上调频繁,加剧等级虚高。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评级行业困境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过度保护、独立性不足、国内外评级体系差异等。
三、改进信用评级作用的建议
为破解评级行业困境,应从全局出发,优化评级结果使用机制,加强监管,引导评级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并顺应市场开放趋势,推动评级行业国际化。具体措施包括:
(一)将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纳入债券市场全局,补齐发展短板。
(二)优化评级结果使用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加强评级行业监管,完善退出机制。
(四)引导评级机构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技术实力和声誉。
(五)顺应市场开放趋势,推动评级行业“引进来,走出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