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募领域,试图规避监管的大数据监控,无疑是缘木求鱼。一位资深私募合规专家向媒体透露,当前监管体系下,想要逃避监管监控,已是痴人说梦。

近期,又有私募业内人士因违法行为受到惩处。据中国证监会公布,一私募公司负责人因操纵股市,被罚没总额约2559万元;另一私募的交易员则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不仅损失10万元,还被罚款10万元。

分析指出,近年来监管层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效震慑了不法行为。私募行业本身也在逐步规范,合规经营的私募机构都加强了内部控制机制。

大数据监管下,私募老鼠仓等违法行为遭遇严打潮

以吴毅健为例,这位深圳铮峰巨业的原董事长,因三年前操纵股价受到处罚。他辩称自己的行为是趋势投资策略的体现,但证监会认定其行为构成操纵市场。即便是铮峰投资的两名员工试图为他“背锅”,也未能改变证监会的决定。最终,吴毅健因配合调查,罚款额得以减轻。

另一案例中,丁贵元尽管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亏损,依然被处以罚款,这显示了对市场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证监会持续强调对私募违法行为的打击,并已通过案例表明,私募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在强有力的监管环境下,违法行为已难以遁形。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法规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合规风控成为私募机构的重点。即便是小型私募,也在积极构建内控机制,以防范内部信息的不当使用和非法操作。